藝術家Artist

台灣Taiwan

李孟芳(路頭工作坊成員)Li Meng-Feng

藝術家簡介Artist Profile

鹽水人。臺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生。攝影對我而言是紀錄,卻不足以表達出文化底蘊的吉光片羽。最美的相機是眼睛,剎那即是生命的永恆。

創作論述Work Text

《 五甲壇打面宋江陣》

 

咱在地關廟區大廟山西宮,固定十二年舉辦一次的王醮,在戊戌年底即將登場。

境下的各陣陣頭,已經開始開館練習。其中最特別的陣頭,是咱五甲村五甲壇的拍面宋江陣。

 

宋江陣早期成立是因為清朝末年,政治敗壞,當初村莊和村莊之間為了生存而產生械鬥且那時陣盜賊四起,為了保護鄉里而成立的民防組織,聘請拳頭師來訓練村中的青年子弟,以求自保。後來,清朝政府擔心沿海居民反清復明,所以嚴禁聚眾習武,為了保存技藝,所以將團練的武術結合舞龍舞獅,以歲時祭神慶典的形式表演。

 

宋江陣在王醮期間,繞境時擔任千歲爺和眾神明的前鋒或護衛。五甲馬使壇建壇於西元1861年,壇內所奉祀的主神是馬使爺及赤兔馬,也是山西宮主神關聖帝君的部將和座騎。同時壇內陪祀有宋江爺與福德正神,宋江爺也是宋江陣的祖師爺,成立的時間至今雖然不可考證,但也有百年以上的歷史。

 

五甲壇的宋江陣為什麼要拍面?拍面就是在臉上化妝或彩繪。由於年代久遠,只知道這個傳統是自古流傳下來的。早期出陣的時候,每位隊員都不知道自己裝扮的代表人物是誰,直到丙戌年的建醮活動,當時的主委才根據水滸傳裡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的代表人物及所持兵器命名。早期的拍面樣式,原本有傳承下來的臉譜圖冊,但因為年代久遠,已經遺失。目前只能依據後來拍的照片作為拍面圖樣的依據。

 

五甲壇宋江陣的36位隊員中,只有18位拍面而已,其中只有幾位有固定拍面圖樣。例如代表和尚的魯智深臉上是寫「佛」字、臉上刺「軍犯」的武松、手持雙釜的李逵等,其餘拍面的樣式,則是依照流傳的畫法,但參與的年輕人會要求以現代彩妝形式加以複雜化呈現。更特別的是,有三位隊員男扮女裝,並身穿女裝。其餘隊員排列外環者是穿黃上衣紅長褲,排列內環者是穿白上衣紅長褲。

 

五甲壇宋江陣因為拍面及服裝的獨特性,每一次都吸引觀眾的目光,但因為臉部及頭上穿戴飾品,所以不適合劇烈的表演形式,所以陣式的呈現和一般的宋江陣不同。表演的流程為打圈→閃旗→演練陣式→拜旗→開斧→結束。至於要選擇何種陣式表演,就由頭旗決定,並依照場地大小決定。

Back